對於生涯,我們可能低估了探索價值觀的重要性
如果你根據這些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來做決定,不管終點在哪裡,那就是你該去的地方
2021-09-21,我拍下這張黃金色的京都街道。
不是反應慢,是沒有想過
有時候遇到一些比較主觀或牽涉到喜好的問題,我總是驚訝於歐美同事的高速反應,彷彿他們能在一瞬間就想到答案一樣,而我通常要過一陣子才能給出明確的答案,以及我選擇的原因。
起先我以為是他們反應很快,而亞洲人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訓練,才能做出一樣快的反應。
後來發現,當在回答別人特定的價值觀問題的時候,我也能回答得很快,於是才發現那並非反應快,而是因為我每天都在問自己一樣的問題,因此長期累積、不斷濃縮之後,得到的結論自然可以順理成章地說出來。
比方說我去面試的時候會講出我求職的歷程,在對方看來,每個問題我都不花太多時間思考,並且都有清楚的脈絡跟原因,就像講故事一樣。
但事實上我在第一次碰到這個問題的時候,腦袋是毫無頭緒的,而之所以我有辦法講的像是一回事,是我經過多次面試、與自己對話、不斷反芻與整理得到的結論。
一個排練過無數次的問題,怎麼會回答得慢呢?而當過面試官之後,我體會到這些問題的目的也不是想要應徵者背出故事,而是想知道這位應徵者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、為了什麼目標,以及他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觀的人。
每個人潛意識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觀,但並非都會有意識地提取出來整理、並認知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。
這也就說得通為什麼歐美同事的反應比較快,因為他們很早就形塑了自己的價值觀,反之華人的教育則比較注重「別人怎麼看自己」,卻忽略了「自己怎麼看這個世界」。
從比較到學習
三十歲以前不免會羨慕薪水、成就、五子登科這些外在條件;但三十歲以後,我開始變得會欣賞別人的目標:有人追求好的房子,有人渴望小孩,有人醉心於戶外活動,有人喜歡社交。
但任何一個外在條件再好的人,都有他必須犧牲的東西,而這些就是可以學習的部分,因為三十歲之後,深深體會到有太多東西是自己做不到的,而且因為時間的限制,也不需要做到。
三十歲前特別想要「得到」,但三十歲之後我開始從別人追求的故事中學習如何「放棄」:看著他們選擇了什麼、放棄了什麼,然後反問自己,在這之中哪個對我來說更重要?
從目的變成手段
如果不知道自己想過的人生是什麼樣子,那麼賺錢就容易淪為目標,為了賺錢而賺錢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,只有當賺錢是為了實現那個自己能打從心底滿足的目標,賺錢這個手段才有意義。
同樣地,賺錢可以代換成「工作」、「地位」、「結婚」等等外在條件,如果只是看著別人風光亮麗,單純去追求這些外在條件,那未必是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不喜歡透過臉書一張漂亮的照片去認識一個人,我想知道的不是他事業多成功、生活有多順遂,而是這些值得慶祝的背後,他選擇了什麼、放棄了什麼、為什麼要這樣做?
只有了解這個人的故事與選擇、理解了他的努力、掙扎與價值觀之後,我才覺得自己更瞭解了這個人。
能討論價值觀的朋友
三十歲以後很少有機會跟朋友促膝長談,這次久違地回了台灣,給自己放了幾週的長假,除了飯局之外,也因緣際會到了某些朋友家作客。
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,我們開始閒聊起自己的選擇、哪些重要的事物是寧願付出很多去追求也不在意的。
那些付出與獲得,都是非常寶貴的人生經驗;當我理解了他們為何選擇這樣的生活,我就更覺得自己體會到了不同的人生價值觀,進而充實自己對未來的想像。
「30歲以前注重從外向內看自己的角度;30歲之後建構從內向外的世界。這是一個要到達才會有感的過程。」- https://twitter.com/AllenShaing/status/1527152981548101632
這則推特說得很棒,那些在旁人眼中看起來可能不值得,而我們卻願意犧牲其他東西去換來的,是只屬於自己的價值觀,不需要別人認同。
不知道終點也沒關係
華人教育不習慣研究沒有答案的問題,對於生涯這個問題,我們更是懼怕於面對這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大哉問。
Netflix 紀錄片《抽象:設計的藝術》其中 EP04「建築」的主角比亞克(Bjarke Ingels)說的一段話是這樣的:
「你開啟了這段旅程,你知道這對你很重要,但你不需要知道目的地在哪裡」
「但你知道,如果你根據這些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來做決定,不管終點在哪裡,那就是你該去的地方」
這段話讓我更加確定,我們不需要那麼執著於得到終點的答案,因為沒人可以預測未來長什麼樣子,我們能做的就是一直探索。而我相信,只有費盡力氣去尋找只屬於自己的價值觀,才能在人生這段旅程中覺得充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