屬於你的「比特幣時刻」
疫情與戰爭撼動了法幣
疫情後隨著美元升息與通膨,許多國家的法幣大量貶值。
奈及利亞的法幣奈拉,在 2007 年匯率比值約與日幣相當,隨著通膨日漸嚴重,奈拉越來越不值錢,甚至光是 2023 下半年,奈拉就暴跌了 50%,以致於來到了 2024 年,奈拉兌日圓僅剩下 2007 年的十分之一;同樣從 2007 到 2024,土耳其的 1 里拉從兌 100 日圓跌到現在的 5 日圓不到,跌幅超過 95%。
以上都是以日圓為基準的比較,但別忘了日圓也是匯率貶值的貨幣,若用美元換算,奈拉則更為慘烈。
生活在法幣價格相對穩定的國家,我無法想像一覺醒來之後,發現麵包貴了好幾倍是什麼樣的心情、也無法想像有一天,自己奉公守法累積的資產會一夕間被政府限制提領、甚至充公。
我頂多只能衡量數字變化的幅度,卻無法體會他們的心情有多複雜與無奈。中文有句話叫做「夏蟲不可語冰」— 如果蟲子活不到冬天,他就不會知道冰是什麼。
我想小學生就能理解,戰爭會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、經濟會受創、很多人會死亡;但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卻無法體會那種恐懼、絕望以及壓迫感。
同樣地,我雖然早就知道不同國家的貨幣有匯差,因此要分散匯率風險,但直到真正在日本工作之後,我的薪水在八個月內用台幣計價跌了三成,才切身體會到,法幣的風險遠比我的想像的大。
從那之後,我便更積極地把資產分散在不同貨幣,甚至不同國家,以至於跨越到幣圈,因為我內心的本位已經被撼動、認為沒有一個貨幣可以 100% 安全抱著到退休。
台灣雖然匯率相對穩定,但通膨影響也不小,民生物資都在上漲。幾年前我們還能笑著說小時候的雞排與乾麵真便宜,但現在笑著笑著就哭了,因為「台幣一元不是一元」的焦慮感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到台灣人的心理中。這種焦慮或許也正是助長高股息 ETF 炒作風氣的原因之一。
晴空塔下,歪頭鴿,2024-03-17
屬於你的「比特幣時刻」
在台灣這個地方,匯率相對穩定,多數人買比特幣可能為了「投機性」、在台灣西邊的大國,資產的所有權相對薄弱,有些人買比特幣可能是看重它的「自由性」、而在奈及利亞或土耳其等這些國家,一覺醒來法幣就可能變成壁紙,因此更多人買比特幣是為了它的「保值性」。
不同的國家就像是不同的星球,看待比特幣的方式完全不同,就如同它們看待自己國家法幣的方式也不相同,別的國家人民的想法,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另一個星球的生物一樣。
這個概念就是幣圈常會聽到的「本位」,但這個詞不是幣圈所創,生活中到處都有:譬如父權主義者無法理解為何女性可以執政、日本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可以穿夾腳拖出門。
科技業有「iPhone 時刻」這樣的名詞,用來描述 iPhone 對整個產業造成翻天覆地的變化,而疫情後,許多國家的人民則迎來了他們的「比特幣時刻」。
必須要強調的是,我並非鼓吹購買比特幣,「比特幣時刻」只是一個概念,也可以是「美元時刻」或其他東西,用來表示我們內心的法幣本位被撼動的那一個瞬間。
事實上,當年使用舊台幣的台灣人就經歷過了一次他們的比特幣時刻。在那個時間點,重點不是「誰會取代台幣」,而是「台幣被取代了」。
對香港、奈及利亞、土耳其、巴西等國家的人民來說,法幣的地位被動搖,是已經刻在多數人心中的事實,所以他們人生中的比特幣時刻來的比我早。雖然奈拉仍然有可能回穩,但願意相信政府的奈及利亞國民,恐怕比日本的壓縮機還要稀少。
比特幣是未來嗎?
這幾年我不斷接觸到比特幣本位的傳教士,宣揚為何比特幣是人類的未來的論述,或者窮人的福音。老實說,我到現在都還無法完全理解,也沒有一個說法能讓我百分之百信服。
不過目前為止,有一個我比較能接受的邏輯:我認為法幣本位瓦解的人民,的確有一部分會轉向信仰比特幣,因為追根究柢,美元也只是「另一個法幣」。
美元有它的獨特性,這個獨特性來自於美國的(拳頭)強大,因此美元穩定幣在這些國家也很高人氣;但不管怎麼說,比特幣都不像法幣一樣,受單一國家完全控制,再加上從市值來看,至今也還沒有替代品,因此在那些「對法幣失望透頂的高通膨國家人民」眼中,比特幣某種程度上多了一點信仰的色彩。
晴空塔下,歪頭鴿猝不及防降落,2024-03-17
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新聞,是奈及利亞控訴加密貨幣交易所嚴重操縱當地法幣匯率,這讓我感嘆,或許奈及利亞的國家信用已經連比特幣都不如,才淪落到被加密貨幣交易所操縱匯率的下場。
若要說有一個夢想給這些國家的人民,比特幣所創造的敘事就會是那個夢。
高通膨國家的比特幣風潮,一部分是受到機構的炒作與哄抬,高度波動的幣價也不適合日常交易,因此我認為現在就斷定「比特幣是這些國家的未來」有點言之過早;不過理解了他們通膨及政府信用破產的狀況之後,把手上剩下的錢「all in 比特幣」,似乎也不是那麼瘋狂的事情。
意識到本位改變,才能意識到風險
對多數人來說,買比特幣作為投資可能還是過於激進。即使它最終可以再漲十倍、百倍,在那之前的價格波動,就足以讓許多人賠光身家,因此我不會建議將比特幣當做一般人的主力投資。
回到我自己的情況,雖然我沒有大量購買比特幣,但我也不會完全相信日幣、台幣或美元,當然也不希望其中一個國家的投資佔了絕大多數,因此我一直有不斷檢視自己的資產分布,再根據風險與期望報酬調整比例。
很多人都把理財重點放在報酬率(讓自己的錢增加),卻忘了分散風險(讓自己的錢不要減少)。尤其在法幣匯率穩定的國家,更容易忽略持有法幣本身就是一種投資,換句話說,是身在法幣本位而不自覺。
跳離自己所在的本位,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,因為所有的數字都會變成相對值,而不是絕對值,這讓我們非常沒有安全感。
假設台幣一天漲了 50%,隔天又跌了 80%,我就不知道一個麥香雞堡 100 塊的價格到底是貴還是便宜,因為我失去了台幣定錨的基準;但這種如履薄冰的不踏實感,或許才是世界的真實情況。
自從到了日本工作以後,才意識到不管是經濟、戰爭、病毒、工作,很多東西的變化都沒有太多預兆,且往往來得很劇烈,這個世界已經不是二十年前我小時候的世界了。
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,就是未來根本無法確定,而活在這種高度不確定性的狀況當中,分散風險絕對是我們未來無法逃避的功課,不只是錢,所有事情都是。
或許你的「比特幣時刻」還沒來臨,但當那一天到來時,不管它是「美元時刻」還是「黃金時刻」,希望你能夠想起我的文章,及早分散自己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