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集與照片
開始整理作品集
寫了《懷舊遊戲與黑白照片》這篇文章之後,我推了自己一把,想要嘗試透過更少的顏色讓畫面呈現更多的故事,於是有別於以往用旅遊日作為單位整理照片,我開始在 Behance 上面做了幾個專案,這是第一個嘗試中、還在不斷增加內容的作品集〈less is MORE〉。
我嘗試讓它們跨度不同的時間點,也開始在思考我把這些照片集合起來之後,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作品是什麼樣的體驗。
以前曾經有幾次觀眾在照片中發現了我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,光是一張照片就能夠有不同的觀點,這件事令我感到非常新奇。因此我非常好奇,觀眾是否能從精心策展過的多張照片中,體會到更多我沒想過的情感。
想要嘗試不同的展示方式固然是一個原因,不過另一個促使我做這個嘗試的原因是接觸到了川內倫子的作品,或者說,是他的創作的方式。
川內倫子是一名日本攝影師,在她的攝影作品中,照片常常只呈現一個特寫畫面,所以很多人說看她的 Instagram 或者單一張照片,無法得到太多她要傳達的價值觀,要看她的攝影集才是「完全體」。
在看了川內倫子的攝影集之後,有人說她傳達的是生命力、有人則說是共感,也有人說是在冷靜中的暴力(寧靜中的張力),但大家都從她的攝影集當中,感受到了單一張照片所無法承載的想法。
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,我想起一部自己很喜歡的動畫《鋼之煉金術師》,其中主角愛德華在荒島修煉時體悟到的真理是「一為全、全為一」,意即每個生命都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小宇宙,但世界萬物也都屬於同一個主體、同一個生命。
我當時真的看不懂什麼「一為全、全為一」,又為什麼愛德華在荒島修煉的時候吃不吃螞蟻會跟世界的真理有關;不過直到我開始思考「一張照片」與「策展的作品集」有什麼差別的時候,我突然有點能理解這樣的譬喻了。
我很直覺的用「一為全」的方向去思考單一作品能表達什麼樣的完整故事,但反過來用「全為一」的概念來問自己,「每一個單獨作品是否也能屬於一個更大的主體?」就不會讓自己局限於「一張照片」的形式,也因此打開另一種思考方式。
在整理照片的過程中,我不但會用一張張照片歸納出「我是什麼人」、「我有什麼價值觀」,另一方面也發現,雖然我在街拍的時候看似受到各種隨機性(天氣、時間、人物、地點)的影響,但決定要什麼時候按下快門的是我,因此這一切並非完全出於偶然。換句話說,或許正因為是我,才會拍出這些照片。
這個同時由下往上、也由上往下的思考過程很有趣,就像是在透過外在的照片建構自己的人格、重新認識自己一樣。而這種體驗不應該只讓川內倫子這樣的大師獨享,我們凡人也都應該能享受。
創作形式的本位
在 1980 年代出生的我們眼中,我們寫部落格、想要把很笨拙的文字跟很畫質很低的照片永久保存,因此當限時動態出現之後,它似乎就是一種「新的低心理門檻、無法長久保存的圖片貼文」;然而對 2000 年以後出生的使用者來說,一般的圖片貼文才是那個「高心理門檻、保留很久的限時動態」。
把訊息當做創作的使用者,與把訊息當做消費的使用者本位不同,因此視角就不同。
限動與一般圖片,它們看似一個保存期限短,一個保存期限長、一個低心理門檻,一個高心理門檻,同樣都是平面維度的圖片;然而僅僅是在形式上些微的差別,就導致了它們本質上的不同。
一本書不應該被定義成「很多篇文章的集合體」,一篇部落格文章也不應該是「一則比較長的推特」;同理,一則 Instagram 的圖片貼文也不是「能保存超過 24 小時的限時動態」,他們就是不一樣的東西,能承載、傳達的價值觀也不同。
這也像是攝影集與一張照片的不同:一本攝影集不應該只是一堆照片的集合體。我們會從結構編排與展示給別人看的意圖當中,萌生或加入一些想要表達的價值觀,而這些東西未必能從單一零碎訊息中看到。
比起文字我能夠很有邏輯性地提取大綱、排列組織想要講的話,照片是在講一種更訴諸情感的語言。可能今天我覺得這幾張照片有同樣的感受,隔幾天之後就未必了。並且文字可以從我腦袋中提取、重新生成,而照片則不行,沒拍到的就是沒拍到,能選擇用來組合的「積木」更少。因此我也還在練習要如何組織照片,或許就像寫作一樣,從零開始不斷地寫,慢慢累積總會進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