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工具抹去靈魂的創作

變成工具的形狀

最近發現自己很容易被框架與工具束縛,或者說我的行為很容易「變成工具的形狀」。

譬如說,我開始學習攝影之後,嘗試著把自己拍的照片加入文章內,起初我感到很滿意,因為文字是我擅長的領域,加入影像後讓讀者在段落之間有喘息的空間、轉換心情,還能強化個人風格。於是接下來便不自覺地常常把攝影照片放入文章內。

這看似是一件好事情,但也造成了一些副作用:我有時候是為了放照片而放,而不是放上我認為適合這篇文章的照片;更嚴重的是,一旦意識到這件事情,我便會糾結於該放哪張照片,因此如果手上暫時沒有適合的作品,我的文字稿也會跟著停滯而發不出去。

我常常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我其實有「不放照片」的選擇。

類似的事情也不只發生在照片上,像是購入麥克風之後,我開始在思考該怎樣才能將聲音加入創作當中,於是我的煩惱變成了:「如果同樣的主題已經用文字傳達,那需要再用聲音表現一次(譬如變成文章加 Podcast)嗎?」

如果答案是「Yes」,那我就得重複創作同一個主題;反過來,如果答案是「No」,那我就得創作兩份不一樣的作品,不管答案為何,我只覺得增加的選擇反而讓我負擔變重了。

於是我把這樣的困擾,拿去問一位也是同時有涉獵文字、聲音與攝影的創作者(很感謝他願意抽空回我問題);幸運的是,透過與他的對話,我才了解到自己陷入了一個庸人自擾的困境:太注重形式,而忘了創作的目的。

太多工具的選擇,以及習慣的創作框架,讓我對自己創作的要求越來越高、阻礙我創作的門檻也越來越沈重。

歸納了一下之後,我發現自己一直在創作之路重複這樣的循環:有熱情的創作 → 得到成就感 → 無意識重複高效率的創作 → 失去熱情 → 冷靜幾個月 → 重新尋找熱情

我發現,找回初心是不能再簡單的道理,就像《山道猴子》當中的「莫忘初衷」一樣,但其實就連意識到「自己已經失去初心」這件事情,對我來說都並非易事 — 若沒有自我察覺到失去初心,又怎麼能保持、甚至找回初心呢?


黒磯,一間名為コロナ(Corona)的理髮店招牌,2024-01-05


目的比工具更重要

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著作中提到:「如果只有一個錘子,那麼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都像一個釘子」,更早之前美國哲學家卡普蘭也說:「給一個小男孩一個錘子,然後他會發現所有他遇到的事物都需要敲打,我把它稱為工具定律。」

其實錘子與釘子的譬喻在更早就廣為人知,這兩位學者也並非是唯二知曉箇中道理的人;然而作為能使用任何工具的、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,我們至今仍然會落入同樣的陷阱,而且情況還比以前更嚴重。為什麼?

對數位化之前的人類來說,效率是最大的工作瓶頸,那時候人們的問題是要找到一個合用的錘子;然而現在的我們幾乎能找到任何工具來應付需求、更不缺滿坑滿谷的工作流程與框架來改善效率。

於是我們有了無限的錘子。我們醉心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把,或者貪心地想要有很多把,我們認為只要越多工具在手,希望就能變得無窮;但是卻被這些工具迷了心竅,忘了一開始選擇工具的目的。

另一個例子是我還記得大學的時候為了要學 Java 程式,第一次安裝 Eclipse 這個套裝軟體。

那是一個功能五花八門的軟體,幾乎能滿足所有需求,但當時除了完整的安裝包之外,工程師還能從網站上長長的列表尋找自己需要的套件,然後一一安裝,過程中必須注意每個套件的相依性,否則可能先安裝了 A 就無法安裝 B,或者少了 B 就不能安裝 C。

於是乎,我花了好幾個夜晚在研究哪個套件是我需要的,然後重複嘗試安裝與失敗,最後得到了一個完整的配方。我做了完整的筆記,按照那個步驟,它能夠讓我下載最少的套件、用最少的硬碟空間去安裝我所需要的功能。

當時的我很滿意,但其實早就忘記了一開始的目的。我應該做的其實是下載最大最肥的那一包程式、無腦安裝完,然後直接開始寫我的 Java 程式。


結束了黒磯的旅途,在宇都宮駅吃完午餐準備回家,2024-01-06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我們當然應該花時間跟自己的工具培養感情、讓它隨時保持在最好的狀態,使用起來才會是最好的效果。

就像拿到一台新相機,我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熟悉操作,並且常常使用、細心保養,隨著每次跟它出門、熟悉度慢慢增加,也需要花時間維修保養,讓鏡頭與感光元件不要有灰塵或髒污。

但過猶不及,我大學時安裝 Eclipse 軟體的情況就好像是花了一週在把玩相機,但只拍了一個小時就把相機束之高閣。


給自己的解方:空檔與創作慾

我們有手機可以在通勤、睡前、或者開會空檔獲取資訊;我們有無線耳機可以在任何時間聽 podcast、電子書,可以說,有了無所不在的數位工具之後,要把自己的零碎時間填滿簡直輕而易舉。

有一種錯覺,是只要我們讓大腦在背景聽些什麼、在零碎時間看些什麼,那就不算是浪費時間;但事後才會發現除了讓大腦更疲累之外,其實什麼都沒有得到。

追根究柢,人腦跟機器不同,它不是設計用來長時間多工、而且需要很大程度的休息與放空,因此隨時讓大腦運作,長期來說反而會更沒有效率。

把空檔加回生活作息,是一件非常重要、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基本需求。適當的空檔能避免一頭栽進去「效率的黑洞」而瞎忙。空檔也可以幫助發現靈感、突破盲點,避免重複死板的創作。

我大部分的寫作想法都是在洗澡與散步的時候想到的;也有很多工作的問題是在睡一覺之後想得更清楚的。反而是寫作的時候越是鑽牛角尖越寫不出來、寫程式的時候越加班只會產出越多 bug。

除了給自己空檔之外,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必須為了初衷而創作,而不是為了短期效率而創作。如果忠於一開始的慾望,那就不容易被框架與工具牽著走,而是能隨時檢討自己的流程是否有符合創作的目的,進而讓框架跟工具配合自己進化。

如果能夠遵循初衷,就能更享受過程;反之若一味追求標準化的效率而開始進入重複作業的循環,那就陷入了眼前只看得到數字的短視近利,很快就會把熱情消耗殆盡、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做。

以上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:沒有空檔就無法跟自己對話、得知自己想要做什麼;沒有找出(或找回)自己的創作初衷,就算有再多空檔也提不起勁。

這次也是因緣際會找回了這兩點,讓它們彼此配合動了起來,才能重拾筆耕。但不只是文字創作,同樣道理或許也適用於任何非重複性的工作,並且也能應用在日常生活,讓自己的大腦處在更清澈的狀態。

要保持這樣的狀態並不容易,希望我能持續提醒自己,也希望每個人的大腦都有得到適當的休息、隨時反思初衷,然後戰勝無限的框架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