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囉唆長文:其實抖音啊

原文刊登於黃哲斌 Facebook,經作者同意轉載。

最近,因為日本壽司郎事件,抖音或TikTok再度佔據新聞版面。三年前,我寫過一篇〈不只資安風險、暗黑吸粉術惹爭議,抖音還可能讓我們變笨?〉(連結:https://bit.ly/3JHfczJ

此後,我一直觀察紀錄TikTok各種暗黑術。以各種青少年挑戰為例,恕我直言,壽司郎事件只是小屁孩的噁心遊戲,讓人發昏的危險案例罄竹難書:

  • Benadryl 挑戰:Benadryl 是一種抗組織胺藥物,過量服用會導致神智昏迷,青少年刻意大量攝食,並拍TikTok影片紀錄自己走路搖晃摔倒的畫面,導致多名青少年送醫,一名十五歲少女不治。
  • 「龍之吐息」挑戰:食用浸泡液態氮的糖果,吐出液態氮急速汽化的蒸汽,如動畫中火龍吐煙的效果,光是印尼就有二十五名兒童及青少年食物中毒,且皮膚、食道、內臟被灼傷。
  • 昏迷挑戰:挑戰者在鏡頭前以繩索繞頸,必須在昏厥前自行鬆綁,至少十五名兒童因而喪生。TikTok被指控無視外界警告,反而以「危險的演算法」加強推播這類影片,兩名被害少女家長因而控告該公司。
  • 「瞌睡雞肉」挑戰:以感冒藥水烹煮雞肉,煮完嘗試食用,美FDA警告將傷害肺部。

以上隨手舉例,新聞連結都附在留言欄。當我們以為臉書很糟糕,IG帶來另一種自虐與霸凌的校園威脅( https://bit.ly/3Ryl1kF );當我們以為IG已經很危險,TikTok展示另一種誤用社群概念的新高度。

我要說的是,凡事無絕對,社群平台可能創造無比強大的連結能力,讓個人得以展示最好的一面,激勵、共振無數圍觀者;社群平台也可能誘發個人最可厭、最軟弱、最悲哀的一面,導致無數的小宇宙悲劇。

就像被猛毒附身的黑蜘蛛人,或像是壽司郎的小屁孩。

關鍵在於,主事者的心態,與社群平台的機制設計。《紐約客》曾報導,TikTok運用羶腥的吸睛影像,藉此衝高用戶數,例如在Instagram刊登廣告時,故意選用疑似自殘的流血傷口,或年輕女孩的性感圖片,只要能增加廣告接觸率,即使被檢舉也無所謂。

一名英國青少女就指控,她無意間看了一支如何飲食控制的影片,隨後,TikTok演算法不斷推播各種厭食或飲食失調的影片,畫面中都是瘦骨嶙峋的同齡少女,因而影響她的心理健康。

西雅圖公立學校基於類似理由,控告TikTok(及Meta),造成學生焦慮及憂鬱人數增加。《華爾街日報》則採訪多位精神科醫師與兒童心理科醫生,簡單講,人類主管注意力的前額葉皮質,大約二十五歲才會完全成熟;兒童過早接觸短影片,只接受密集的短期刺激,將導致注意力無法長期集中。

一位兒童醫院閱讀與文化探索中心主任說,「TikTok就像一部多巴胺機器。」多巴胺是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,能提供欣快感。跑步等運動會分泌多巴胺,但當孩童長期接受短影音的快速酬償,將影響他們閱讀或長時間探索的耐性。

公視「獨立特派員」最近的報導,也以台灣實際案例探討此一現象:http://bit.ly/3I0wHd6

十幾年前,科技作家卡爾(Nicholas Carr)抱怨自己越來越難以專心閱讀寫作,懷疑與網路習性有關,於是,他寫了一本入圍普立茲獎的《網路讓我們變笨?》,書中引用數十項科學研究,爬梳科技工具與認知發展歷程,論證人類大腦如何適應不同資訊模式。

例如,一項針對倫敦計程車司機的研究,發現他們長期在城市街道間移動,「掌管儲存與環境空間應用的大腦海馬體後方區域,比一般人明顯大得多」。

同理,擅用Google搜尋等技能的網路熟手,「左腦前額葉皮質明顯較網路新手更加活躍」;然而,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下,網路新手的大腦該區域也變得發達。

書中結論是,人類大腦神經迴路具有可塑性,如同橡皮筋一樣,能適應環境與工具,一旦重新塑形後,卻可能彈性疲乏,再也難以回復。他以此解釋,自己長期使用網路後,思考習性與專注能力發生重大變化,難以專心閱讀與思考。

Nicholas Carr提出警告,人類接收資訊的能力雖因網路而大幅增強,但也常遭受干擾、中斷、跳躍、跑題,可能弱化沉思與邏輯推理的能力。

《網路讓我們變笨?》出版於2011年,當年引發熱烈討論,也成為暢銷書,書中例證大多是Google、臉書、YouTube,當時,TikTok的前身 Musical.ly還未誕生。如今,我們不得不問:這個影片長度大多一分鐘的軟體,是否可能讓我們的注意力更加割裂、更加零碎?

殘酷趨勢是,根據Pew研究中心的調查,2014年至今,TikTok拔地而起,成為美國青少年普及率最高的社群應用,僅次於YouTube,且成長幅度來勢洶洶。相對的,衰退曲線最大的是臉書(抱歉了各位叔叔阿姨)。

這是我所謂「社群世代斷層」,社群應用不再以興趣/主題為分野,而是以世代/年齡為界線,現實世界的代溝,完美複製到虛擬世界裡。

而且,我還沒提到TikTok的個資監控、政治審查、假訊息宣傳,以上這些,以及回應方法,例如,該禁抖音嗎?如何面對世代社群落差?我們來日再續。

先這樣,晚安,週一愉快。(才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