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熱化的 TikTok 併購大戲,以及最終可能的結果

前情提要與標題更正

上個月我寫了一篇《為什麼川普不希望收購 TikTok》,當中描述了 1. 資料的存取權重要性 2. Grindr 的前車之鑑 3. 企業併購的技術與成本困難以及 4. 對白宮來說,讓企業併購 TikTok 的必要性。

當初用「為什麼川普不希望⋯⋯」下標或許過於武斷、也不夠精確,原因是川普也會考慮他自身的政治利益,並非完全站在美國的商業利益,或是美國人民的利益,而我並不知道川普真正的想法。所以要我重下一次標題的話,我會改成《從隱私與技術考量,收購 TikTok 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》可能更為正確。

不過那篇文章提到的兩個面向,到現在我認為仍然沒有太大改變:

從實務併購上來看的問題:

  • TikTok 無法完全終止在中國的研發與營運
  • 併購了之後將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成本,才能將中國技術轉移到美國

從政治上的問題:

  • 從 Grindr 的前車之鑑來看,不管誰來併購,要消除白宮的疑慮都很困難
  • 白宮沒有非得要併購 TikTok 的理由

我整理了這一個多月來的十幾篇報導,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。


併購談判的兩面手法

檯面上看似一切美好

8/2 微軟官方回應了一個提案,表示資料會很安全,並且美國使用者資料會全數放在美國,但這項提案並沒有提及「資料存取權」,以及如果成功併購之後,中國工程開發的部份還會不會繼續存在。

微軟當然知道這些事情對於資料安全的重要性,我相信如果他們認真準備提案的話,應該也會跟字節跳動提到這部份的細節,只是在一開始的檯面上喊話不太適合講出這些東西。

我的解讀是微軟先講出(白宮所期望的)大方向,不要把話說死,一方面先取得白宮的首肯,之後再想辦法跟字節跳動討價還價。


8/3 川普回應說微軟可以繼續交涉,表面上撤回禁令、開了併購的大門,乍看非常正面。但如果你細看內容的話,川普希望達成交易之後「有很大一部分(very substantial portion)」是付錢給美國政府。

川普表示,因為是美國讓這個交易成交的,所以美國應該要拿這筆錢,在我看來這個訊息已經不是收購了,因為川普居然說私人企業的商業交易要給第三者(美國政府)一大筆錢,這更像是宣示交易主導權的強硬聲明。


接著,8/5,CNBC 的記者 David Faber 根據不知名消息表示

  1. 微軟跟 TikTok 計畫在三週內談好收購案
  2. 目前 TikTok 估值在 $100 億美金到 $300 億美金之間

同時微軟也表示如果交易完成,會在一年內轉移所有程式碼到美國,而這可能是一千五百萬行程式碼。

從以上新聞可以看出,雖然表面上微軟與白宮都釋出善意,但更像是在跟字節跳動喊話說「我跟大家宣稱要成交了,你必須聽我的。」


一手示好,一手施壓

接著在 8/7,川普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,禁止了所有美國公民與 TikTok, WeChat 這兩個 app 做生意,可以視為這項命令等於直接禁止了 Apple App Store 上架 TikTok。

President Donald Trump signed a pair of executive orders prohibiting U.S. residents from doing business with the Chinese-owned TikTok and WeChat apps beginning 45 days from now

這項行政命令正式實行了兩面手法,才過了四天就有如此轉變,我認為並非川普捉摸不定,而是他打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給字節跳動施壓,告訴他們「不接受微軟的提案就走著瞧」,並且不給時間猶豫。


雙方早就握好牌在手上

但字節跳動似乎也早就準備好了,同一天,字節跳動反擊川普,在官方網頁聲稱將告上美國法院,並呼籲 TikTok 使用者向民代「表達意見」

字節跳動在此之前一直處於被動,聽到微軟與川普的喊話,心裡大概也有底,知道自己一直在被逼著成交,因此可能會需要其他方式自救。

果不其然,在川普的行政命令一發佈之後,馬上就向 TikTok 使用者與群眾大喊司法不公,並指控川普的行政命令違法。


微軟為什麼想要併購、併購的困難在哪

在繼續看下去之前,我們先回來看更多細節,包含微軟想要併購的理由,以及各方看法認為商業上、技術上的併購有什麼困難。

微軟的利基:不同族群的消費者資料與行銷管道

The Verge 的編輯 Tom Warren 就認為,併購 TikTok 對微軟來說,不只是「踏入社群」這麼簡單,TikTok 這個應用可以讓微軟更輕易地收集消費者資料,譬如 TikTok 原本就已經應用了臉部辨識與 AR 技術在濾鏡上,當微軟併購之後,就更能加強他們的人工智慧發展。

另外這些使用者資料也能回饋到產品策略,比如微軟的遊戲串流服務、Surface、Xbox 都可以更無縫地置入 TikTok 的廣告當中,而不是透過廣告代理商的報表。

另外,這些直接的數據回饋,對於微軟這樣一直是以企業端客戶為主的公司來說,有助於他們進入消費者市場,與其他巨頭競爭。


營運困難:內容審查成本

8/4,紐約時報的編輯委員 Greg Bensinger 發表了一篇評論,並引用 TikTok 光去年就移除了四千九百萬個影片的數據(相較之下,握有更大量資料的 Youtube 只移除了一千五百萬支影片),並認為微軟對社群言論審查的經驗不足,很可能買下一個燙手山芋。

無獨有偶,8/10 CNBC 的記者 Salvador Rodriguez 也提出一樣的看法,認為微軟需要投資非常大量的時間跟金錢去控管內容。並舉 Facebook 花了大量精力投入 AI 演算法進行初步篩選,並同時雇用第三方人力作審查(即使也被批評勞動條件很差)的例子說明,微軟買下這間公司之後,還得再花大筆金錢在營運開銷。

這兩位作者也同時提到雖然微軟曾經買下了 LinkedIn,但LinkedIn 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台,跟 Youtube、Facebook 遇到的問題完全無法相比。

我個人則認為內容審查的問題還不止於此,因為它不只是金錢跟技術就能解決的議題,還是一個很難處理的政治問題。根據過往川普對科技巨頭的態度,只要川普說你是假新聞,你可能就會受影響。

因此,微軟不只要討好使用者,還得被夾在政府公權力中間,並同時做好公關宣傳,讓民眾相信他們做了非常多努力,說服大家這個平台同時是自由的,也把暴力與偏激言論、假新聞的內容影響降到最低,這個成本可謂非常大。


商業困難:廣告與流量規模變小,技術成本卻變高

8/4 The Verge 的編輯 Russell Brandom 表示:微軟只打算收購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紐西蘭的業務,這四國(少了英國的五眼同盟)包含了不到三分之一的 TikTok,對川普沒問題,但對微軟可就不是了。

這導致 TikTok 的規模經濟被拆分:廣告主的潛在觸及人數下降、創作者能觸及的使用者大幅減少、使用者也會少了很多內容可以觀看,也就是三輸的局面,對整個平台的生態發展都是大壞。

一個英國的 15 歲網紅就表示他有一千六百萬的粉絲,其中美國使用者佔了 23%,但即使是這 23% 的使用者消失,也會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,並且考慮離開這個平台。

另外,雖然 TikTok 宣稱國外使用者的資料都不在中國,先退一萬步假設為真。即使如此,程式營運的伺服器很有可能仍然在中國,程式碼也很可能都是同一個 repository,所以微軟必須把程式碼完整的從中國維護的軟體儲存庫(repository)當中取出來,並且再拆分一套完整的基礎建設伺服器部署(deploy)在美國,當然,資料也都必須從別的公司搬遷至微軟美國的中心,有開發過軟體的工程師應該都很難想像這會是一個輕鬆的任務。


白熱化的戰況

再回到併購案的 drama,8/25,字節跳動正式起訴美國政府越權,稱川普的行政命令缺乏正當法律程序。

兩天後(8/27),上任不到三個月的 TikTok 執行長 Kevin Mayer 閃辭,當時 Kevin Mayer 上任的目標,有可能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取得美國信任、避免現在這樣被併購、被禁止的情況發生;然而在八月初白宮的強勢併購意圖,以及八月底字節跳動起訴美國政府之下,這個方向顯然被證明不可行,Kevin Mayer 也就沒什麼能發揮的地方了。

再過一天(8/28),傳出沃爾瑪聯手微軟準備買下 TikTok,同時 Oracal 等其他公司似乎也想加入戰局;但也就是差不多同一天,中國商務部發布了新版《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》,其中新增的第 21 條關於「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信息推送服務技術」、第 18 條關於「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」等控制要點,就很可能是針對 TikTok 而來,代表中共也對這件事情有所顧忌,並非舉雙手歡迎將 TikTok 送出去。


微軟遭拒

就在今天(9/14)微軟公開聲明表示交易遭到字節跳動拒絕,其中有兩個重點:

  • 強調提案會在保護國家安全利益,並且對使用者是好的
  • 必須要做很巨大的改變,才能符合最高安全、隱私標準,也能對抗假消息

而字節跳動拒絕了,也就是微軟拐個彎說「TikTok 不想要符合美國的安全規定」,事實是否如此,局外人無從得知。有可能這是真的破局,也有可能微軟早就知道字節跳動不可能妥協,但還是在陪白宮演出這場戲、假裝想要併購。

但不管怎樣,微軟明確地告訴白宮:「他們不想要遵守美國的資料安全規定」,等於也是在替後來的買家斷了後路。

Oracle 併購的前途未卜

同時,Oracle 也傳出對 TikTok 有新的交易提案,但據傳 Oracle 並非想要直接購買 TikTok,更有可能是提供資料儲存方案的「技術夥伴」關係。

也就是說,Oracle 並不負責資料儲存政策的營運,像是資料會不會從美國傳送到中國?還是美國人民的隱私權會不會被侵犯?因為 Oracle 並不會買下股份與經營權,這些政治問題與責任自然就會留給字節跳動去煩惱,這當然會是字節跳動與中國政府比較有可能接受的提案;但大家也都很清楚,這樣白宮要同意的可能性就會更低了。

如果這些消息沒有太大錯誤,既然微軟已經給了白宮一個足夠強硬,且具有正當性的理由,接下來可能就會是更直接的衝突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
最可能的結果

這篇文章發出過了一週之後,出現了最可能的結果:川普仍然想要全數併購,而之後似乎也沒有新的消息。

如果拜登上任之後也是用美國人的利益考慮,那就會是一樣的作風,但就算真的併購了,表面上的美資是不是真正的美資,恐怕也只有公司內部跟投資人才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