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群網路 Path 之死,與人腦的極限
社群網路 Path 的崛起與隕落
曾經有人把社群網路服務 Path 稱作 Facebook 的對手,它基於人類智力上限,限制了好友數,乍看非常地有前瞻性。
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.鄧巴(Robin Dunbar)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著名的「鄧巴數字」定律: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活動推斷出,人類智力所允許擁有的穩定好友數大約是150人。
在 Facebook 上你可以把海量用戶加為朋友,而 Path 則故意限制了你的朋友數量。在 Path 首次推出時,它限制你只能加 50 個朋友,後來這一限制遵循「鄧巴數字」,增加至 150 。
然而它短暫地崛起、擁有高估值、然後迅速地沒落。
人類對社群網路的需求不是「真正的好友」
或許人類智力所允許擁有的穩定好友數上限的確只有 150,但人類在社群網站上所追求的卻遠不止於此。
資訊焦慮
從接收資訊的角度來看,行動時代的這十幾年來,我們總是「善用」零碎時間在這些社群應用上。
因為時間零碎,能越即時地獲取資訊越好,這樣才能感覺好像自己跟這個世界接軌了,並稍稍降低這樣的焦慮感,但我們心裡也知道資訊永遠都追不完,這種永無止盡的追趕只會讓焦慮更嚴重。
所以我們追蹤一大堆喜歡的粉絲專頁,加了一堆好友想關注他們的動態,只是為了能獲取更多資訊,但一旦獲得更多,便會發現不知道的資訊量,早就遠遠超過自己所獲得的。
需要被關注
我們知道,社交網站的「朋友」概念已經演變成更像是「粉絲」、「信徒」或是你想獲取注意力的那些人,而不是早期的「現實朋友的延伸」。
不少人把臉書當做一個炫耀、讓大家看到自己過得很好的地方,或許你我都經歷過那一段日子:並不在乎這些人是否有深刻的情感交流、或是理智的對談,只從讚數當中得到一些虛榮感。
從「發送」的角度來看,快速、忙碌、零碎的時間讓我們太容易感到寂寞了,有人享受被關注的虛榮感、有人想被需要,但在這麼碎片化、越來越難與人有深刻的交流的環境下,大量曬出自己過得很好的照片,並獲得一些讚,似乎是最容易的方式。
越是資訊焦慮,我們就越需要被關注。即使到了影片時代(像是抖音),速食、淺碟,用短暫娛樂填補空虛的本質並沒有改變,人類這種「希望被關注」的情感仍然被牢牢地抓住,似乎也只有這類應用能夠大紅大紫。
我們必須承認「你的臉書朋友並不是你的朋友」,Twitter 與 Plurk 的「追蹤者」與「被追蹤」這兩個名詞,才更能顯示出社群網站在人類需求中的角色:資訊接收與傳播的焦慮。
這就是為什麼 Path 不會勝出的原因,以前是如此,未來也很難有機會出現這樣的服務。
科技的效率已超過人腦的負荷
人腦對接收與傳播資訊的效率落後於科技
以上兩類現象其實都反應出同一件事情:人腦已經無法負荷科技進步。
物種會隨著時間演變進化,我們的腦也早就不是原始人類的大小,儲存與思考的能力也比原始人進步許多,但這些進化比起工業革命與資訊革命帶來的效率,還要遠遠慢太多。
這些訊息已經超過人腦負荷,而我們若是被引導著去「追」這些訊息,等同於要去用機器的方式過生活,最終只會產生更多焦慮,而無法真正滿足我們的內心。
人類做出了自己生理限制跟不上的技術,這是一個反諷、也是一種警示。
有人會說科技進步,我們有優秀的推薦演算法與排序篩選機制,但不管再怎麼做,也不可能讓人類用自己生理上應該有的步調去享受;因為不管怎麼作,人腦能處理的資訊永遠都太慢,慢到任何篩選與推薦的幫助都只是九牛一毛。
電子腦與人腦的爭論
現今我們已經慢慢能理解,人其實不需要像臉書那麼多的「好友」,有些人甚至關閉臉書或是回到 plurk、twitter 這類小圈圈當中。
但在我看來這只是少部分人暫時的避風港,人類是個非常貪婪的生物,即使我們腦袋無法處理,仍然會想要更多。臉書能夠成功、而 Path 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「即使我們知道好友太多、資訊太多,但仍然想要更多的關注與被關注。」
而如果我們終究找不到克服資訊與社交焦慮的方法,那可以想見未來會必然會出現人腦的電子化,去因應這麼龐大的訊息。
在那之前,我認為應該及早去思考、辯論,我們該如何在「自然人」與「電子人」中間取捨。
《攻殼機動隊》早在 1989 年就已經有這類哲學上的探討,這類創作並不少見,而這篇文章只是一個引子,或許看完之後你更能理解這些創作的背景,而不是單純地覺得它們「只是創作」。
此文收錄在專題《逐漸實現的反烏托邦》,目前有以下文章,你可以在公開平台搜尋這些標題,或是到 Substack 免費訂閱《米寫糕》,同時取得發文通知及所有分類文章列表:
- 《時間的碎片化,奪走專心與放空的機會》
- 《價值的扁平化,讓我們更容易被取代》
- 《數據壟斷之後,資本將瞄準基礎建設》
- 《網路中立性與兇猛的網路服務供應商,只是未來貧富差距的一角》
此篇文章從 Matters 社群發想、討論,再編輯而成,原文為《你的社交不是你的社交:機器的效率早已超過人腦的負荷 - The Matters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