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作為資訊媒介的觀察,以及對寫作的啟發
堅持創作的知識結構化真的有必要嗎?
最近發現躺在電腦裡的草稿們,多半被我寫成像是結構化的筆記,比如說跟日本相關的主題,彷彿是以寫成「來日本生活工作的攻略」為目的一樣,反而降低了寫作上的效率。
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沒有辦法保證自己的資訊足夠全面,所以這樣的文章就會一直卡在草稿、不見天日,但這並不是我要的方向,我喜歡涉獵不同議題的看法、跟人分享討論,並不是一開始就得做到涵蓋所有方向、非常完美。
二來則是發現原本很隨意的寫作,因為累積的文章當中知識連結很發散、找不到好的方式組織這些知識,就不想產出。導致除了生活的主題之外,一些技術文或科普文全部也都進入了難產狀態,現在看起來堆滿了草稿發不出去,其實也是一種病態,強迫症發作到彷彿把自己逼到像是寫書一樣。
直到這幾週開始聽一些 podcast 之後,發現這些創作者都不是用「寫書」的方式在傳遞訊息,而是每次用一個「主題」來講,因為在這個年代,除非是寫書或是開課程,否則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讀者會按照你設計的順序讀完,所以對於經營網路媒體來說,自己的品牌,以及當下這個主題能否發揮得好,比起知識的結構性還更為重要。
就連大家熟悉的「知識型 Youtuber」也都幾乎沒有人在將知識連結、結構化。
所以決定想趁這次提醒自己,訓練想到什麼主題就寫什麼主題,不要花太多時間堅持在不同文章之間的組織與關連性,等我真的有出書的煩惱再來說。(相信那一天還很遠)
較為深度且小眾的平台是可以維持的嗎?
台灣最近掀起一股 podcast 潮,像是股癌、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等,不只很多人開始聽,也突然出現不少 podcast 節目跟進。
Podcast 的特點是聲音為傳播媒介,動輒半小時、一小時,並不像 Youtube 三分鐘看完一段影片按讚、再經由演算法推薦另一個頻道,因此進入成本高,轉換頻道的成本也就高,所以黏著度高。
但我不認為這個狀態會永遠不變,有以下幾點原因:
小眾可能是因為「大眾」還沒進來
首先是當一個平台越多人競爭的時候,注意力就一定更稀缺,當台灣 podcast 流量再成長十倍、百倍、每個分類前十名都已經非常穩固的時候,難以避免地就會出現大者恆大、大眾化的現象,到時小眾的創作者就會難以吸引到聽眾耳朵。
現在的 podcast 看似小眾且有特色,我認為某種程度也是因為還沒變成紅海。舉個例子,我在多年前剪了幾個電競選手的有趣影片,並後置字幕跟特效放在 Youtube,只是業餘興趣做好玩的,就有好幾部能達到六位數觀看,換成現在如果不是走開箱美食 Vlog 類網紅路線,幾乎是不可能達到。
轉換成本會逐漸降低
目前 podcast 轉換頻道成本的確很高,原因之一是節目長度讓讓聽眾時間被佔據。
但同時, podcast 的好處也是不需要影像表現、不需要把資訊密度濃縮在幾分鐘內,因此互相邀請對方上節目的成本相對低,甚至雙方都不出門也可以錄(當然品質就比不上專業設備),熱門 podcast 很多都會開始互相上對方的訪談節目,好處是聽眾之間可以互相流動,但壞處也很明顯:小眾的 podcast 起步就會更困難。
另外一個轉換頻道的高成本原因,是缺乏一個像 Youtube 這樣的推薦機制,目前 Apple 的平台相較於 Youtube 是比較封閉的,而且也難以從外部搜尋,但如果流量持續成長下去,像是 firstory 這樣的平台也會越來越多,推薦機制也會越來越完整,進而讓聽眾容易找到節目,增加聽眾流動可能,技術上根本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有沒有這樣的市場讓人想投入。
會比文字大眾,但也不會像影音那麼大眾
綜合以上我認為,podcast 雖然是一個較為長時間、也較為小眾的媒介,但台灣的節目接下來一定會朝大眾化、流動化的方式前進,這個變化包含更多聽眾的進入、更多好節目的興起、甚至新平台的參與,三方交互作用,都是可預見的。
資訊媒介有兩個維度,一是密度,二是感官刺激性。
密度高、刺激性低的是文字,適合認真找一段時間專注閱讀;密度高、感官刺激性也高的就是網路影音,像 Youtube(抖音又試圖做得更高,但密度高不代表知識量高,要的是你的多巴胺)
而密度低、刺激性低的是 podcast,適合在你做各種事情的時候陪伴在你的生活周遭。
因為人的對話資訊密度比文字低很多、刺激性也比起影音低很多,所以 podcast 這個媒介先天就不可能會像影音那樣病毒式傳播,但卻也很容易佔據你生活的一席之地,所以我認為 podcast 還有再更大眾一點的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