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讀 Google 智慧台灣計畫及微軟 AI 研發中心

台灣能否在外商的布局當中站穩腳步、替人才取得優勢?

更新:Google Taiwan 員工在 4/10 澄清
智慧台灣計畫、培育 AI 人才,與招募三百位職缺,都是不同的事情
因此並非「有大量 AI 職缺」(AI 人才指的應為學界生態系)
有興趣可以直接看直播記錄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eycGad3x7o&t=56m51s
裡面也有提到這次大規模徵才要做的專案、產品,與需要的技術
個人的解讀是近年內仍然會是軟硬整合為主,純軟體也不會太多


去年開始有幾間外商發佈消息要投資台灣,而今年初開始,微軟與 Google 相繼宣布「智慧台灣」與「AI研發中心」,更取得了不少關注

先從幾篇新聞稿開始看起:

微軟在台打造「AI研發中心」

總部大將來台領軍,微軟AI研發中心首波人才招募3月開跑|數位時代
以及 5年聘200位研發人才!微軟AI研發中心為何看上台灣?

Google 啟動「智慧台灣計畫」

歷年最大規模徵才!Google啟動智慧台灣計畫,背後2大AI布局|數位時代


台灣人才有救了?

在台灣,長期缺乏軟體產業可供選擇,很多人才出走都有不錯的機會,待在台灣的工作條件卻越來越差。

因此看到新聞,大部分工程師想的事情都差不多。

於是馬上去查 Google 職缺,結果不只沒有 AI 字眼、也沒有任何新的「軟體」工程師職缺,唯一幾個有「software」關鍵字的,也是輔助硬體產品的職缺,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消息。

Search Jobs - Google Careers

洪士灝老師的臉書發文也有一樣的觀察:

洪士灝 - 不只聽其言,要觀其行Google昨天宣布「智慧台灣計劃 (Intelligent Taiwan)」… | Facebook

身為工程師第一時間當然是有點失望,有人甚至會想:「新聞講得好聽,大家都說台灣人便宜又有競爭力,結果核心的工作也沒開在台灣啊!」

不過洪老師的反應還算正面,認為「能做的工作還很多」

我個人則是覺得既沒有什麼不好,但也不是什麼天大的好消息,只要不被某些誇大的標題誤導,用比較務實的方式理解這些新聞稿即可

至於為什麼這樣解讀,以下是我的理解。


如何解讀這些新聞稿?

「AI人才」不等於 AI 科學家/工程師職缺

目前翻到的這些新聞稿,都沒有說要雇用「AI 科學家」或是「軟體工程師」,而是強調「AI 產業整合」與「AI 人才」

如果不清楚這中間的差異,不妨先假設自己是這些公司的高層。

如果你是這些公司的高層,要落腳台灣,第一個想法很自然的會是想辦法把關鍵技術跟當地廠商整合(最好還能賣出去!)而不會是馬上徵招大量 AI 研發人員,把關鍵技術全部放在台灣

為什麼?

開發核心演算法,要能夠跨時差的溝通很不容易,也要考慮文化差異,而
若要完全獨立專案,得先有信任的團隊。

畢竟貿然招聘(高階研究人員)增加大量支出,卻沒有利益(業務需求)可圖,並不是理性的選擇。

建立信任之後,才有辦法逐漸交付重要的核心研發到台灣(假設真有的話)

既然把核心演算法放在「國外」開發(也就是台灣)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,而台灣硬體這麼強,如果連硬體廠商整合都做不好,那後面也很難玩了

所以必須先理解「不可能一下子在台灣開放大量軟體工程師,甚至 AI 職缺」,如果有嘗試的可能,也會是先從基礎建設、產業整合、將總部技術帶到台灣的供應鏈等方向開始。


新聞稿很可能不是給我們(工程師)看的

如果不是要大量徵招研發 AI 的工程師與科學家,那新聞稿的用意為何?

很多時候,新聞稿的受眾都不是工程師,而是產、官、學,與投資人看的(這裡的「產」指的並不是工程師,而是你我的老闆)

當然,這也不代表微軟與 Google 這些大公司完全無心徵招台灣人才,很有可能只是「目前還沒有」這些職缺,等到時機成熟就會增加了,或許兩間公司的策略也有所不同,我們可以耐心等待看看。(搞不好有些面試正在進行,只是外人不知道)

只是「徵招台灣人才」跟「新聞稿」的關係就沒這麼直接了

既然不是講這些,那麼新聞稿重點是什麼呢?

產業整合:跟台灣在地廠商垂直合作

微軟說:

台灣的製造業供應鏈完整,微軟將偕同相關領域專家一起推動AI應用落地

推動台灣「產業AI化」,打造台灣的AI生態體系。

「這裡的企業伙伴,可以用AI來進行產業轉型。我們有AI技術、AI人才,我們所需要突破的,是更深度地了解垂直產業的需求,我們或許沒有各垂直產業的產業知識,但是我們在地的伙伴有,可以協助我們深入在地垂直產業,」

Google 說:

除了和重要台廠合作,Google也在台招攬智慧硬體相關人才,近日開出逾300個職缺,橫跨Google Home、Cloud、Consumer Hardware多個部門,而且職缺的「硬體」含量頗重,如Power Engineer、Camera Hardware Engineer、Sensor Hardware Engineer 與Optics Display Test Engineer等等。

都是對著台灣的供應鏈廠商喊話,有了這些廠商支持,就像 Google 得到 HTC 一樣,得到上下游的完善整合,要賣智慧硬體(像是 AI 音箱?)的布局就會比較容易。


學界生態系:在台灣鞏固自己的 AI 使用者

其中微軟甚至說了要大量從台灣的大學找人才:

至於擴大AI人才庫,則是微軟這類大企業最重要的責任之一,因此微軟將加強和台灣的大學合作,建置完整的AI生態圈。

微軟第1年預計召聘50人,當中60%將從台灣的大學找人才,等於是把國際級的研發工作機會留在台灣。

GOOGLE 則說:

Google在台力推人工智慧相關教育訓練課程。一來有助於Google推廣AI基礎知識,讓更多人使用Cloud AutoML、TensorFlow以及Google雲端平台等工具,綁定這些學生、開發者、研究員或企業成為Google AI生態系中的成員;二來可以協助台灣的大專院校與智慧硬體製造業者,培育大量AI人才,營造雙贏局面。

微軟的話比較深奧,講到「AI 生態圈」,Google 則是好懂多了,但都是同一件事情。

綁定學界這些研究單位,讓他們習慣使用微軟或 Google 的 AI Framework 與雲端平台,也就是「圈平台使用者」

對平台來說,很重要的一點就是「生態系夠不夠健全」,人越多,等於戰爭獲取的領土也越廣,越能有宰制力

這樣講可能還是不夠清楚,舉這兩間公司以前的戰爭當例子好了:

Windows Phone vs. Android Phone

當年 Windows Phone 的 store 很少能用的 app、因此沒人想買 Windows Phone、也就沒人想開發 app,如此惡性循環

相較之下 Google App Store 就有非常多的開發者在貢獻軟體,維持一個正向循環,因此 Android 陣營才走到這個地步,而 Windows Phone 則逐漸衰落。

(當然 Windows Phone 會衰落,可能也不是只有這個原因)

這就是生態系的重要性,沒人使用的平台,功能再好也不能賺錢,而大家都在使用的平台,甚至還能不斷收集反饋,即使一開始不那麼完美,也比較有機會演進得更好用


小結

如果看到這裡還不覺得是一堆廢話的話,讓我以一些簡單的觀察作結吧:

還沒有什麼天大的好消息,但也不壞

這句真的很廢,但想了很久,也的確是事實。

不論是圈供應鏈廠商也好、圈學界生態系也好,外商的戰線或許已經蔓延到台灣了

工程師、科學家們也不用太沮喪,雖然短期內可能不會出現很多「Google 科學家」或「微軟機器學習工程師」,但至少另一方面,務實的工程機會有可能會越來越多

即使都是硬體與技術支援,只要增加更多好的(至少薪水有競爭力的)職缺機會,也沒什麼不好

雖然目前 Google 連公開的純軟工程師名額都沒有就是了(至少先釋出幾個職缺吧XD)


科技的研發需求永遠是金字塔分布

先不提這些公司的想法,回過頭來仔細想想,若是真的一落腳就雇用大量 AI 科學家,那才真的是跌破眼鏡。

一個科學家的研究,本來就需要很多工程師的努力;同樣地,一個軟體工程師能專注在軟體開發,也需要更多的硬體、基礎建設以及第一線服務來支援,這是基本的道理。


被國際看重很好,但也要持續深耕自己的競爭力

台灣的基礎工程能力仍然非常強,接下來預期還是會有更多外商進駐(誰叫我們超級便宜der),只要有更多不同的選擇出現,個人樂觀其成

只是仍然要認清我們缺乏的是軟體及數據文化,補足這些缺口,才有機會站到更高的位置。

台灣政府能否在這些外商的布局當中站穩腳步、替人才取得優勢?這會是接下來要觀察的重點;而從受僱者的觀點來說,一旦有機會入了門就不應該只想著每天挑水砍柴,應該把目標放在學些真功夫出師。

否則如果搭上了火箭也甘願當燃料艙,最後還是只能看著別人吃肉、我們喝湯。